2022年3月,东海万米高空,美军F-35与解放军歼-20上演了一场“贴面舞”。 双方距离近到能看清对方机徽,但美军的E-3预警机雷达屏上,歼-20却像幽灵一样时隐时现。 这场对峙结束后,美军太平洋空军司令威尔斯巴赫公开感叹:“歼-20飞得非常专业,指挥体系令人印象深刻。 ”
四年后的今天,美军终于把私下焦虑摆上了台面。 2025年“航空航天部队战争研讨会”上,美空军参谋长威尔斯巴赫亲口承认:一旦对华开战,美军在中国面前已丧失空中优势。注意,这不是智库报告,不是媒体推测,而是美军最高指挥层的“官方认输”。
为什么美军突然低头?数据不说谎:美军现役战机75%服役超40年,F-22早已停产,仅剩的183架成了博物馆里的古董。 主力F-35更是个“病秧子”——发动机缺陷频发,战备率常年垫底。 掉漆、零件短缺、维修排队……这些词和“全球最强空军”绑在一起,听着都心酸。
更扎心的是,美军自己推演发现:部署在西太平洋的1200架战机,根本打不穿中国防空网。 当年“自由出入别国领空”的嚣张,如今成了痴人说梦。
中国空军这些年干的事,用“升级”形容太客气,简直是“重构战争规则”。 歼-20规模化列装,歼-35出海抢订单,搭配空警-500预警机和红旗-9防空系统,织成一张“看见就打死”的天网。 但这还不是最让美国慌的——中国居然能把整套体系“打包外卖”。
2019年印巴空战就是活广告。 巴基斯坦的歼-10C对阵印度苏-30MKI,霹雳-15导弹300公里外锁定目标,印度飞行员还没找到敌人在哪,屏幕已显示“被击落”。 战后巴外长直接点赞:“表现超乎想象! ”印度慌忙砸钱买法国“阵风”救场,却治不好“万国牌武器”的混搭后遗症。
现代空战早不是拼机动性的年代。 你飞机再快,快得过导弹? 中国最狠一招,是把“发现-决策-打击”压缩成秒级反应。 量子雷达刷新率0.1秒锁定目标,“忠诚僚机”蜂群战术配合卫星组网,一个指令就能发动饱和攻击。 美军内部却还在为“要不要无人驾驶”吵架——老派飞行员死握操纵杆不放,科技派嚷嚷“全自动空战”,理念撕裂拖垮进度。
更致命的是战场透明度。 中国反隐身雷达网密布沿海,连关岛都在射程覆盖圈内。 美军E-3预警机却因老化频繁趴窝,新一代E-7项目还被砍掉。 西太平洋成了美军的“信息黑洞”——飞进来容易,飞出去难。
2025年美军预算案暴露了绝望感:陆军海军经费被砍得嗷嗷叫,空军独吞蛋糕扩编到386个中队。 退役老飞机、缩减F-35采购,赌命式押注六代机翻盘。 但美军摊子铺得太大——欧洲要驻军、中东要维稳、亚太要威慑,资源分散得像撒胡椒面。
而中国专注“主场防御”:2800公里作战半径覆盖关岛,高超音速导弹专打航母。 兰德公司报告说得直白:2025年中国六代机或将小批量部署,等美军2030年形成战力? 黄花菜都凉了。
美军高层最近集体“低调”得反常。 印太司令帕帕罗公开强调“绝不主动挑衅中国”,参联会主席候选人凯恩在国会自曝家丑:“美国工业撑不住对华持久战。 ”五角大楼和白宫唱起对台戏——政客炒作“中国威胁论”捞选票,军方却清楚“打就是输”。
这种分裂早被前美军最高将领米利点破:“和中国开战,赢了也没好处! ”当055大驱开进台岛12海里,美国航母却缩在2000公里外时,谁都看懂了一件事:东风导弹划定的“死亡禁区”,就是霸权不敢逾越的红线。
股票配资十倍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